稻田和池塘养殖的小龙虾
为解决种苗卡脖子问题,牧业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深化院企合作,引入小龙虾“南繁北育”种苗培育模式,把南方主产区的小龙虾抱仔虾苗运输到黑龙江开展中间培育,经培育的小龙虾苗种用于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,该模式只需简单的塑料大棚就可操作,前期投资和生产成本较低。
今年以来,牧业集团积极推广“稻虾共作”合作示范基地。在双城区公正街道国兴村,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、双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地开展了小龙虾“虾稻共作”示范项目。其中,在国兴村的300亩水田共投放60万尾克氏原螯虾,采用绿色轻简栽培模式,施用有机肥、灌溉地下水,进行“虾稻共作”综合种养示范,目前虾稻均长势喜人,真正实现“一水两用,一田双收”。
小龙虾长势喜人
据了解,合作示范基地今年利用孵化中心池塘开展小龙虾养殖,预计收获时小龙虾亩产近60斤,每亩利润可达4120元,每亩增收500余元。
为给职工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,牧业集团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为技术支撑,先后制定《小龙虾养殖一级苗种培育技术规程》《小龙虾苗种销售操作规范》及《小龙虾养殖技术操作规程》等指导手册。先后带领专家和技术团队赴双城、万宝、肇东等地详细了解虾苗进入稻田后的长势情况,向种植户讲解寒地小龙虾养殖存在的误区、问题、解决对策、注意事项、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,现场解答养殖户遇到的难题,并建立每户养殖跟踪记录表,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当下养殖模式,真正做到服务于百姓,让百姓没有后顾之忧。
小龙虾养殖培训
精心挑选虾苗
投放虾苗
北大荒牧业集团将以“三联三带”为抓手,即联结好上游抱崽虾苗供货稳定、联结好科研院所技术指导、联结好下游销售畅通以及带动农户、合作社、企业,形成“苗种培育-健康养殖-现代加工-高效流通-连锁餐饮-文化旅游”全产业链小龙虾产业集群。努力实现“2025年培育小龙虾苗2000万尾、发展稻田养殖面积1万亩、年产量500吨;2030年培育小龙虾苗2亿尾、发展稻田养殖面积10万亩、年产量5000吨”的发展目标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成果,以小龙虾苗种‘南繁北育’为切入点,发挥小龙虾产业优势,积极在垦区及周边区域推广‘稻虾共作’综合种养模式,进一步拓宽职工增收和农民致富空间,加大垦地合作力量,辐射周边区域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展望未来,牧业集团党委书记王玉起对小龙虾产业发展信心满满。